要回答阿洪的問題,先講一點無關聯、羅哩羅嗦的前言。
太陽是宇宙中的第二代恒星(有說第三、四代),這是因為太陽的成分含有氮與氧。大爆炸之後的宇宙中只有最基本最輕的氫與氦原子。第一代的恒星就只是氫與氧所組成的氣體星球而已。雖說是氣體,質量太大的恒星還是會在負荷過重的情況下自我坍塌,再度爆炸,拋出比較重的粒子,像锂與铍。這些重元素就組成第二代的恒星。由于這些比較重的元素的重量已經具有產生核聚變的條件,更加重的元素,像氮與氧,就能在不需要爆炸的情況下產生,只利用恒星內的核聚變就能產生了。所以地球中充滿了這些元素。
我的化學很差,所以可能有誤。由元素的周期表可以知道,碳與氧(非金屬)由于缺少三個與五個電子,所以算是結合能力比較強的元素,也就是說它們可以產生結構比較復雜的化合物。『復雜』在這里可以解讀為『更高的生物機率』。這解釋了為甚麼我們所謂的『有機物』是含有碳與氧(與氫),而不是其他的元素。當然這里面還有其他的因素,知識有限,不要誤人子弟。
另外,以宇宙一百四十億年及地球四十五億年的年齡來看,碳與氧存在于宇宙中的機率高于其他比較重的非金屬。這些種種數據都讓科學家相信,宇宙間的生物有非常大的機率是由碳與氧的有機物組成的。
再者,化合物在水(H2O,兩個氫一個氧)中復雜化的機率比在硬崩崩的土地上來得高,因為在水中原子互相碰撞的機率比較高。就好象做化學實驗的時候為甚麼一定要在試管中放溶液一樣的道理。這就是為甚麼科學家相信第一個生物是在水中出現的。
如果以上論點成立,那麼一個環境條件與地球相差十萬八千里的星球上會不會有生物?科學家的回答幾乎是一致的:機率小得太多。所以在尋找外太空生物時,科學家都只集中尋找條件與地球相似的星球,而不是其他的星球。當然,那個星球可以有兩個以上的衛星,或根本沒有衛星,這些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科學家相信只有條件與地球相差不遠的星球上才可能有生物,雖然不排除其他環境也可能有生物。
來說章魚、海豚。
基于同樣的邏輯下,章魚在海中可能進化不到甚麼程度,因為環境的限制。比方說,在海中沒有火,火是生物進化的一個重要因素。比方說語言,在海中沒有辦法創造出復雜的語言,只能靠簡單的聲波。比方說電,在海中根本沒有可能有電器電子。所以期待章魚在海中利用電腦上網是匪夷所思的。海中的生物只能在生理上進化,或許能抗深海的高壓,或許能在微弱的光線中捕獵,或許能隱身于海沙中,可是由于缺乏天然的工具,智商不會得到多大的進展。
要進化成我們所謂的高智商,海中的生物首先必須上岸。也就是說,章魚不會再是章魚,而是進化成陸地上的生物。有學說相信章魚是人類的祖先。如果屬實,那就是一個很好的進化例子,即在海中的章魚繼續當它的章魚,上了岸的則進化成了如今的人類。
這就是我強調的,不管歷史再重來多少次,生物最終會進化成今天的人類。
至于阿洪所提出的問題:可不可能有種進化是生生不息,與其他生物保持平衡狀態的?也就是說食物鏈得到平衡。
我個人的看法是,如果有平衡,那就不會有今天的地球。我之前提到的(非常抽象的),宇宙萬物都是在『不平等』的條件下產生的。萬物都有『不平衡』的因子,所以不可能長久平衡,雖然短暫的平衡或許是可能的。
說一句好像很有哲理似的話:宇宙的起始注定了它的滅亡。一個恒星最終會燒盡而成為白矮星。地球,或任何一個有生物的星球,無論有沒有今天到處破壞的人類,還是不可能永遠保持平衡狀態的。最終其中一種生物的崛起必定會導致所有生物,包括本身,的滅亡,然後又是新的一紀。
生生不息的前提是,當食物鏈達到某個平衡點,所有生物都必須停止進化。這是理想化了的,因為只要有生物,肯定就會進化。
看看恐龍時代,爬蟲類在地球存活了一億六千萬年才落幕。他們有進化,可是不巧的是進化的路線不對(我說過進化是隨機的),所以一億六千萬年來只是在生理上進化,結果越變越大,最后變成了災難中的頭號犧牲品,給了哺乳動物一個機會。
有一個『蓋婭學說』提到過,地球本身是一個生命體,會自我調節。當地球的平衡被破壞的時候,它會自動調節回去。這像哲學多于科學,不過還是有很多科學家接受這樣的學說。調節的方式可以是地震、火山、臭氧、洪水、等。。沒有針對某種失衡而特定的調節方式。我們可以說:那麼至少地球還是平衡的。但是,像宇宙所有星球一樣,地球最後也會滅亡。
所以,我的結論是,無論是站在微觀還是宏觀的角度來看,生生不息的運轉并不存在,它的滅亡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